爱波网

图片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会员注册

会员中心|广告服务|企业服务

钢笔小传 笔尖上的品位(连载4)

钢笔小传 笔尖上的品位

 

      上图:1987年,戈尔巴乔夫与里根在华盛顿签署《销毁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后,互相交换钢笔;下图:1992年,美国前总统布什和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用派克笔在华盛顿签订了裁军协定

  “一战”前后,工业技术为钢笔业带来了第一次真正的繁荣。此时,钢笔的一切部件都采用硬橡胶棒和管材机械加工制造而成。在20世纪初期,男士也常常将钢笔别于胸前的口袋招摇过市,女士钢笔的一段也多半被镶上一个环装金属圈,只为将笔挂于项链处。派克公司生产的“Duofold”钢笔率先一扫沉闷的“深色书写”,而采用抢眼的橙红色。不过,硬橡胶的色彩并不多见,1924年,犀飞利推出具有艺术装饰风格的钢笔,也因此而风靡一时。很多人把“一战”后的15年看作“钢笔时代”,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后,美国制笔业只留下了派克、犀飞利、威尔-永锋(Wahl-Eversharp)和沃特曼,此时,万宝龙(Mont Blanc)也刚开始在欧洲崭露头角。

  或许,派克公司是彼时最重视研发技术的一家公司,1932年,派克公司采用了笔管活塞真空加墨,取消了墨囊,储墨量增加一倍。1941年出现的“派克51”又将管状笔尖、复杂的余墨收集器都包裹在水嘴的外壳内。1956年派克公司又在“61系列”中应用了毛细管加墨,只需将笔管末端拧下,浸入墨水瓶中10秒钟即可,光滑的碳氟化合物表层也不会沾上多余的墨水。

  “二战”之后,有关钢笔的演变忽然被“叫停”,只因匈牙利记者拉迪斯劳·比诺发明了圆珠笔。随即,很多人将钢笔淘汰,快节奏的生活让人几乎忘记了彼时还有一种可以自己灌墨水的书写工具。“歌德把墨水描述为‘液体思想’。”万宝龙公司总裁贝陆慈先生曾经对我说,“虽然人们的书写方式已经被数码产品改变了,但是当你手里拿着一支钢笔书写、工作的时候,那种笔尖扫过纸张时的手指触感、书写时连贯的沙沙声,会让人觉得踏实。”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2013年08月05日